您現在的位置 : 網站首頁 >> 新聞 >> 時評
在信息過載中找回遺失的專注力
發布日期 : 2022-04-24 09:58:12 文章來源 : 潮州日報

  ?? 關末

  《2022國民專注力洞察報告》近日出爐。該報告指出當代人的連續專注時長,已從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如今的8秒,被網友戲稱“連金魚都不如”。

  “8秒專注”是否準確當然可以再研究,但其揭示的問題確實戳中了現實痛點。鈴聲陣陣、彈窗頻頻,每天面對屏幕上百次,每隔幾分鐘就看一眼手機,這已經是很多人的生活日常??吹亩际切┦裁??很多是不過百字的信息、沒頭沒尾的視頻,而時間與精力就這樣被不斷切割得七零八落。沉溺于碎片化、淺表化內容久了,許多人專注閱讀、深入思考的能力隨之退化,閱讀習慣與思維方式也在悄然重塑——看什么都是走馬觀花、心猿意馬,想什么都是浮皮潦草、蜻蜓點水。有觀察者感慨:“人造物與自然生命之間有兩種趨勢正在發生:人造物表現得越來越像生命體,生命體變得越來越工程化?!?/p>

  誠然,信息工具的快速更迭為人類生活帶來諸多美好,可心為機役、人為物役無異于一種異化。從傳播心理學上分析,人們都有“所見即所得,最好別思考”的思維惰性。很大程度上,網絡內容生產就是在不斷迎合這些“人性弱點”,讓用戶如“中毒”般停不下手、合不攏嘴。然而,人類的能動性與自制力,恰恰體現為能夠戰勝思維的惰性、抵御外界的誘惑。今天我們離不開的是手機,未來又會是什么?喪失了專注力,腦袋空空、遠離思考,人類豈非要徹底淪為工具的奴隸?

  傳播學者霍華德·萊茵戈德認為,數字時代需要專注力、對信息批判性接收的能力等五種素養,否則我們就會被“不良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沒”。誠如斯言,技術發展日新月異,我們不可能退回“原始社會”,真正要做的是學會與過載的、蕪雜的信息共處,拒絕時間被過度切割。在“奔波”于各種頁面之時,心中要有理性的“價值排序”,將精力集中在最有意義的地方。適時從網絡世界里探出頭,才能給自己留下一片深度、系統思考的空間。

  “守少則固,力專則強?!痹绞切畔⑦^載,越需心靈濾網,不沉溺迷失,懂適度分寸,這不僅是為了找回遺失的專注力,更是為了找回我們對生活的主動權。一個必須時時謹記的準則是,不論科技手段如何發達,都要讓工具和人類的生活、情感、思考保持安全邊界,畢竟我們才是工具的主人。   

 ?。▉碓矗骸侗本┤請蟆罚?/p>


以上資料僅為潮州日報社版權所有,嚴禁轉載。 承辦單位:潮州日報社新媒體部
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:www.12377.cn
潮州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768-2289965 舉報郵箱:gdczsjb@126.com
電話:86-768-2289965 傳真:86-768-2289965 地址:潮州市楓春路潮州日報社
版權所有 2004-2013 © 潮州日報 建議使用IE8.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*768分辯率以求最佳瀏覽效果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4120190017 粵ICP備13030909號-1 公安網站備案號:4451013011048
中文字幕人妻高清乱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