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 湯華臻
梅園閑庭,海棠樹下;束帛霓裳,皮黃聲起——梅蘭芳紀念館內,一代名家的成就剪影靜靜陳列,專業演員現場演繹梅派經典,觀眾聆聽京劇清音。全新視角,帶來別樣的國粹體驗。據悉,隨著“會館有戲”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啟動,未來北京將有更多會館迎來新生。
匯四方人群,聚百行技藝,會館是北京城歷史變遷的見證者。幾百年間,北京興建的會館多達六百余處,現存會館建筑依然有57座,其中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1座。當彼時的會館功能因勢而衰,這些建筑將何去何從?西城區充分挖掘文化資源,打開演藝新空間,開發與保護找到了契合點?!皶^有戲”之后,“會館有言”“會館有神”“會館有味”等,都不失為有益探索。
對古建文物來說,活起來才能真保護。但什么才是真正的“活”?若只是借用其磚瓦器皿而忽視文化內涵,那就成了“買櫝還珠”,反而會消解其百年積淀下來的歷史記憶??v觀這些年相對成功的文物開發案例——正陽書局接手萬松老人塔,將其改造成閱讀空間;京報館講述百年報業傳奇報人,成為新聞工作者追尋初心的家園;福州新館上演《林則徐在北京》,移步換景間傳遞禁毒禁煙理念??梢?,歷史、文化乃是古建文物最觸動人心之處,最大程度將其激活,才有可能實現雙贏乃至多贏。
擁有三千多年建城史、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,古建文物異彩紛呈?;蕦m、古剎、園林、碑塔……每處都有自己的過往。根據文物特點,講出好故事新故事,那些斑駁時光滄桑磚瓦就再次獲得了生機?!罢钇脚_、配資源、定標準、嚴考核”,各方都多花一些心思,就能形成良性循環的保護利用模式。
如今,國潮正火,年輕粉絲者眾。某種程度上說,古建文物的保護性開發正迎來“最好的時代”。尊重歷史又親近歷史,那些“活起來”的古建文物,一定會給這座城市帶來更多驚喜。
?。▉碓矗骸侗本┤請蟆罚?/p>
- 2021-08-31人工客服
- 2021-08-13另類“生意經”
- 2022-04-24以數字化提升教育發展質量
- 2022-04-24在信息過載中找回遺失的專注力
- 2022-04-24App用戶協議該“減減肥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