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道寬整、村容美化的高厝塘村。
陽春三月,春暖花開,近日的持續好天氣,讓很多市民走出家門,到大自然里感受春天的氣息。在假日里挑一處臨近市郊,車程不長又有綠水青山的踏青勝地,成了市民出游的“優選目的地”。而位于市區北面6公里外的韓江邊的高厝塘村,因為獨特的鄉村景觀,再加上深植于“革命老區”的紅色文化,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打卡,也成為市民休閑出游的優選地方之一。
高厝塘村是我市湘橋區鳳新街道下轄的行政村,南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母親河韓江從村東面流過。村莊現有戶數248戶,人口1263人,是一個“青山綠水”的自然村莊。近年來高厝塘村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、利用省委實施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的政策契機,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發展文旅經濟的探索實踐中,取得了不錯的成果。
動感十足的音樂噴泉。
因地制宜打造濕地公園
如今的高厝塘村,村道更寬整、村容更美化、村民的幸福感更高。爭芳吐艷的桃花、蜿蜒別致的棧道、絢麗靈動的造型燈、動感十足的音樂噴泉以及絡繹不絕的游客,成了高厝塘村一道靚麗的風景。
小公園夜景。
從市區驅車前往,只需約20分鐘的,抵達后有大型的停車場可供停車??邕^從村莊貫穿而過的銀槐北路,一眼就可以望盡占地85畝的濕地公園。公園規劃建設有水生植物觀賞區、湖心島區、生態棧道、階梯式親水平臺、魚塘觀蓮亭臺等幾個功能區。架設在湖面的近1公里棧道,蜿蜒延伸,串聯起點綴在湖中的幾座亭子,顯得靈動而有詩意。據了解,這個地方之前是終年積水、無法耕種農作物的低洼地塊,后采用上級撥款及村自籌相結合的形式,重新規劃改造成濕地公園,這波“變廢為寶”的操作,既優化了當地生態環境,又提升了鄉村顏值,讓村民和游客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、濕地與鄉村共建共美的獨特魅力!
紅色遺址見證崢嶸歲月
在濕地公園旁邊不遠處,有一處紅色革命遺址:“山后”武工隊秘密聯絡點舊址。由于年久失修,已墻倒屋塌,去年經過修繕,遺址煥然一新,在不改變建筑格局的前提下,刻意保留了部分具有時代感的墻體。斑駁的老墻,遺留的槍眼,見證了昔日的革命往事、傳承著寶貴的紅色記憶。
“山后”武工隊秘密聯絡點舊址。
作為土地革命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,早在土地革命時期,高厝塘的許厝自然村便成立了革命農會組織,還成立了黨組織。在解放戰爭時期,韓江縱隊在此設立聯絡點,村里的許茂杰(又名許烏毛)任組長,許金鎮(又名許烏九)、許亞順、許水雞、莊炳芳等為游擊隊員。他們為游擊隊送情報、送物資、當向導、做后勤,并在高厝塘渡口用船舶運載游擊隊員過韓江?,F今山后武工隊秘密聯絡點渡口仍在,游客在觀賞韓江風光的同時,也可通過設在渡口的文字說明牌了解到這段紅色歷史。
人與自然和諧相處。
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
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,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,推動鄉村生態旅游發展,是推進文化惠民、以文化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鑄魂工程。高厝塘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以文化帶動產業,讓產業反哺經濟,有序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。除了濕地公園和革命遺址,村里還有辟建了黨建公園、完善了農家樂餐廳、民宿客棧、夜間光影水秀等相關配套。
每當夜幕降臨,濕地公園的音樂、燈光、噴泉融為一體,村莊的夜晚變得動感十足,高厝塘村人用絢麗奪目的音樂光影水秀,展示了鄉村振興在農村落地開花的豐碩成果。
文/朱嶸 圖/陳宏文 朱嶸
- 2022-04-26饒平青嵐國家地質公園: 鬼斧神工石臼谷
- 2022-04-19潮州:茶旅融合穩步推進 特色民宿蓄勢待發
- 2022-04-05萬峰林場黃竹窩村:白云深處有桃源 單叢飄香富農家
- 2022-03-29錢東鎮廉政文化主題公園成為“文明村居”的一道靚麗風景線
- 2022-01-252021年潮安旅游業交出漂亮“答卷”,全力推動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