○奮斗者總是訴說著希望,而怠惰者只會宣泄不滿。
○世上沒有所謂的失敗。挑戰時沒有失敗,放棄時才是失敗。
○欲望就像手中沙,握得越緊,失去越多。學會放手,甘愿舍棄,你才能真正得到。得與失,不過是相對而言,你自認為得到時,或許正失去;你覺得失去時,也許恰是得到。所謂舍得,就是舍迷入悟、舍小獲大、舍妄存真、舍虛取實。凡事看淡看開些,一切隨緣隨心。無意于得,就無所謂失。
○葉子的離開,不是風的追求,也不是樹的不挽留,而是命運的安排,自然的選擇,花開花落,天道輪回,該來的會來,該走的會走,有時候離開并不意味著結束,而是另一種開始。
○靜坐可以沉淀出生活中的浮躁,過濾出人生的雜質。靜坐觀心,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,心動則事象差別顯現。拋卻心中的“妄念”,才能夠使你,于利不趨,于色不近,于失不餒,于得不驕,進入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。
○認為自己沒有問題,即是最大的問題。認為自己沒有疏漏,即是最大的疏漏。當我們用一個手指指向別人的時候,必定有四個手指是對著自己的。謹記:萬事先管好自己,多觀察自己,降伏自心,改造自我,比什么都要緊。
○想發脾氣,把脾氣轉為涵養,把煩悶轉為快樂,這就叫一步一步地修身養性,修正自己的行為。
○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,無所謂智慧不智慧,用世俗道理說,最聰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,看起來最平凡最笨的人,卻有上上智。一般覺得自己聰明的,其實是笨人。什么理由?因為他不肯平凡;真能夠平凡,就是最高明的人。
○教育的目標,敬業樂群。學問乃一生之事,做人做事都是學問。舊時一副對聯:“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”,說的頗有道理。
○我們應當努力奮斗,有所作為。這樣,我們就有可能在時間的沙灘上留下我們的足跡。
○人之所以會心累,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,舉棋不定。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值得我們記憶的東西,也有一些必須要放棄的東西。放棄與堅持,是每個人面對人生問題的一種態度。勇于放棄是一種大氣,敢于堅持何嘗不是一種勇氣?孰是孰非,誰能說得清道得明呢?
○打開幸福之門有四把鑰匙:口中有德,目中有人,心中有愛,行中有善。
○很多時候,我們看到了浮華,卻看不透其下涌動的暗流;有些人表面很幸福,是他掩藏了難言的苦;有些人臉上掛著笑,心里滿是無聲的淚。愛炫耀的人,其實心靈多空虛;常居上的人,方知高處不勝寒。怎么舒服就怎么生活,別人的評說,真沒那么重要,你的幸福與快樂,在自己手心里。
○沒有出世的修養,便不能產生入世的功業。
○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;導師亦不引識路者。佳肴美膳,豈可勸飽人之餐;異寶奇珍,未必能引動廉士之念。
○讀書明理難,做人做事有高瞻遠矚而能把握現實更難。為惡易,為善難,而無明智以處善事,翻將善事而成惡果甚易。
□ 文/關全 圖/煥光
- 2022-04-23書為伴侶
- 2022-04-23書香流連
- 2022-04-23書的命運
- 2022-04-23讀書,人生的一盞明燈
- 2022-04-19春芽知時節